“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双高”的背景影响下,本文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石雕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为例,介绍其健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并通过团队研讨改革教学模块、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等手段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建立校企协作共同体,给了教师团队培育提升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双高”建设;“双师型”教师;

 

当前,职业院校正处于一个跨越与转型的历史关键时期,职业院校相比与原来对规模上的扩张转向了注重质量提升与教师团队建设等内涵性建设方面,2019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其中对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打造,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有着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因此科学合理的打造教师教学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成为了全面推进中职院校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石雕专业作为非遗特色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成长对专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一、落实个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大师+名师”引育计划

基于现有的体制及机制,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通过招聘考核直接引进于专业适合的师范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引进的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完善的教学能力,但缺少下企业、行业学习实践的经验,对当前行业、企业发展的动态趋势缺乏了解。因此青田职技校石雕专业教师团队坚持“内训为主、外聘为辅”的原则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互聘兼职的“大师+名师”团队,培育出一批石雕工艺专业课程建设专家、石雕工艺专业传承创新专家和石雕工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专家。引进行业企业内有引领性、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培育出一批对行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校内专业团队。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至少达到10:3。

 

)教师金课能力培育计划

现阶段,中职院校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团队的整体素质都有待提升,因此青田职技校石雕专业针对专职教师开展双师型教师阶梯式动态培养计划迫在眉睫,组织开展教师专项培训,提升各项业务能力。分批输送团队成员进行各级各类专业相关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继续提升学历,创造条件输送团队核心骨干出国考查、访学、深造,以求达到团队整体素养水平不断精进。组织团队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手段、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以及专业课程标准等专项培训,鼓励团队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教师行业企业深耕计划

青田职业技术学校石雕专业通过校企共建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 1 个,针对校内专职教师存在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高而生产实践水平不足的特点,院校应组织校内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一线锻炼, 了解行业产业当下最新的生产实训设备和专业新研发的工艺技术,促进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更新与提高,在培训锻炼中教师不能走形式化、碎片化,必须在实践培训中形成一批专业技术成果,校企合作研发出一项新技术,将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落到实处,以期后期能顺利将行业、企业经验带入教学,促进教学效果。

 

 

二、团队创新模块教学模式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一)注重德技并修,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石雕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建立以德育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修并育的大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教育课程,实施“全课程、全员全方位课程思政改革”,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在专业所有课程全覆盖。

 

)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模块教学模式

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学习革新,学会让学生通过导学单驱动学习,在情境中融通学习。团队教师合作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标准开发、课程结构的重组、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团队分模块进行项目教学,通过提升教师团队的素质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各模块负责人汇报课程建设情况,团队负责人做阶段性总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融合信息技术,建造高效未来课堂

增加信息化技术手段及大数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石雕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建“大师讲雕艺”数字化教材编制团队,师生共同围绕大师工艺、绝活进行整理。以音像、3D技术、AI技术等现代技术,立体、多元呈现大师石雕工艺。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石雕网络博物馆”,推动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开展专业技能体验和教学活动。开拓教学展示、研训区,创设石雕3D打印技术区、电商服务区、产品创意区等学习空间功能区块,全面展开信息化交互式教学方式改革。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习成果评价和学习资源创新,促进虚拟现实、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运用。

 

 

三、团队完善“雕艺+”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一)落实 1+X 证书制度,促进职教书证融通

为服务“1” 与“X”的合理链接,石雕工艺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首期瞄准工艺品雕刻工证书、石雕敲坯专项证书、网页美工证书等相关标准,校企共同研究开发“雕艺+”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素养,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岗位胜任力相对应,将新技术、新标准增加到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中去,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引领建设内容贯穿进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中,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生在校取得的学历证书互相融通。

 

)设置模块课程方案,深化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

石雕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据石雕工艺职业岗位开发《雕艺+》系列“跨专业”课程。团队研讨形成“基础课程+核心课程+N个职业技能课程+素养课程”的有石雕工艺特色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并建成活页式数字化校本教材2本、市级精品课程一门。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撑下的专业课程资源,按照专业大单元设计开发相应的专业教学资源。对接职业能力等级开发具有石雕工艺品雕刻技能课程、石雕工艺敲坯课程、石雕工艺网页美工技能课程等多元课程模块。包含石雕白描造型设计、石雕泥塑造型设计、石雕首饰设计等4门课程,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基于课程单元定期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合作编写完善专业教材,做好专业规划, 严格规范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对应,使人才培养与等级证书相互融通。

 

 

四、建立校企协作共同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产教融合,多方联合开发教学资源

我校石雕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专业设立对应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应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应生产实训,校企合作共商共建技术人才队伍的打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方面的内容,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共享的课程标准2门,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1个,内含大师教学视频至少20个,微课至少40个,石雕相关作品图片展示至少1000张,建设县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力争开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实现校内外线上线下共享。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成养石雕工艺产教融合的青田样本。

 

校企合作,建立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创新校企协作模式,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设备学习、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的交流研训,为了共同研发专业工艺技术以及产品的推成出新。我校石雕专业教师教学创新企团队联合企业共建“现代艺匠中心”,推动雕刻艺术产品形式创新。改造集创意、制作、销售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2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3个。

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的建设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复杂性的任务,他需要校、企、政三方面的配合,在发现问题、改善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中逐渐完善,通过双高项目的大背景下,调动各方面资源,争取建设好一支双师型结构合理,知识能力素养与实践生产能力并修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只有教师队伍的有效建立,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才能带动职业院校的改革建设,开创职业院校发展的新篇章。

 

 

首页    理论研究    “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